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我所在旱地黑土T4型噬菌体研究上取得突破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生命体,在控制寄主群落演替、遗传基因的水平移动、生物进化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菌病毒(噬菌体)数量上一般是细菌的10倍左右,被认为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病毒类型。尽管噬菌体广泛存在,但与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相比,对其基因多样性研究甚少。究其原因...
查看详细 >>
东北地理所的大豆品种审定取得可喜成绩
我所科技人员针对东北大豆主产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展大豆育种研究工作,经多年努力,于2003年成功培育大豆新品种“东生1号”,之后又相继成功培育出了具有我所自主知识产权的“东生2号” 、“东生3号”、 “东生4号”。 2011年3月“东生5号”和“中科毛豆1号”新品种又通过黑龙...
查看详细 >>
院地携手,揭开科技援疆新篇章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援疆工作会议精神,2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携手与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旨在发挥中科院的科技与人才优势,立足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自然与资源...
查看详细 >>
盖钧镒院士应邀到我所进行学术指导
2010年12月2日,应我所邀请,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教授到我所哈尔滨所区进行学术指导与学术交流。 盖钧镒院士是我国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豆研究会副理事长。盖钧镒院士主要从事大豆...
查看详细 >>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哈区2009年四件大事
一、“黑土区农业生态实验室”获准进入院重点实验室行列;这是我所哈尔滨所区的第一个院级重点实验室。 二、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任务,增强竞争能力; 三、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初见成效,创新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四、完成了基本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
查看详细 >>
共6页  首页上5页上一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