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海伦国家生态站
海伦国家生态站
 

点击进入

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伦站”),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始建于1978年,命名为“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是中国科学院在我国东北黑土区设置的长期的、综合性的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基地。2005年,海伦站加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定名为“黑龙江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目前,海伦站是中国唯一从事黑土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研究与示范的国家级野外台站。

海伦站站区所代表的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总面积为700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74万公顷,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北部及辽宁省北部,其中黑龙江省黑土耕地面积为360万公顷,占东北黑土总耕地面积的76%。海伦站地处小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的海伦市,该区域位于东北黑土区的中心,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市),是我国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1、目标与研究方向

1)总体目标

根据中国科学院及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总体布局,面向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与建设东北优质商品粮基地的重大需求,海伦站将建成东北地区生态与环境要素长期系统监测基地;黑土区农业生态领域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基地;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基地;人才培养与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科学目标

1)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定位监测,揭示农田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的长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阐明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和碳、氮、磷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基本规律;

3)阐明全球变化对东北黑土区主要类型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解释不同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

4)建立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评价和健康诊断指标体系;

5)阐明黑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及其机理,探讨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技术途径,建立退化黑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试验示范区。

3)研究方向

1)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环境要素长期变化规律;

2)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形成机制与调控;

3)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与调控;

4)东北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质量评价和健康诊断;

5)退化黑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机理;

6)东北地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高效发展;

7)东北黑土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农业高效开发试验示范。

3、基础设施

海伦站建有1303 m2综合实验楼,包括实验室、样品室、办公室和会议室等;696 m2专家公寓,可供60人食宿;21公顷科学试验田,地势平坦,维护良好;还建有1500 m2生产用房。实验站水、电、暖等设施齐全,覆盖无线网络,方便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还配备一辆科研用车,交通便利。

 

综合楼

专家公寓

试验田

 

4、长期定位试验

 

1、生态环境要素综合监测样地(1990-)。根据CERN要求设置的长期监测样地,主要用于水、土、气、生环境要素长期系统监测。

 

2 NPK养分平衡长期试验(1990-)。主要用于研究农田黑土在不同施肥措施下NPK养分元素的供给能力、平衡状况及其对生产力的影响。

 

 

3、有机质动态平衡规律长期试验(1990-)。主要用于研究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对黑土农田有机质动态平衡的长期影响。

 

4、养分再循环长期试验(1985-)。主要用于研究黑土区有机农业、有机无机结合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中不同养分再循环经营制度对土壤生态及生产力的长期影响。

 

5、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生态效应试验(1990-)。主要用于研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及生产力的长期影响。

6、不同作物连作轮作效应试验(1990-)。主要用于研究黑土区主要种植制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的长期影响。

7、退化黑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机理试验(1985-)。主要用于研究农田黑土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恢复途径。

 

8、黑土母质熟化长期定位试验(2004-)。用于研究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农田管理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9、石灰配施秸秆定位实验(2017-)。用于研究石灰施用与秸秆还田耦合对土壤pH值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10、生物炭的培肥效应研究(2017-)。用于研究生物炭施用配合减量施用化肥对作物生产力及其品质的影响。

    

  站址:黑龙江省海伦市海拜路59 

  联系人:隋跃宇 

  联系电话:0451-86603115 

  邮箱:suiyy@iga.ac.cn

 

 

 

相关文档
海伦站部分气象数据 [2011/08/08]
仪器设备 [2010/05/07]
主要研究成果 [2010/05/07]
人员组成 [2010/05/07]